社區的彩虹樂園
27-2-2023
香港地少人多,連住屋的土地供應也缺乏,如何騰出空間建造遊樂場?我們相信,面積偌大固然發揮更大,但只要用心設計,小公園也可創造屬於小朋友和大街坊的社區遊樂空間。
2021年8月開放的東啟德公園內的彩虹樂園便是一例;近日,智樂的遊樂環境總監袁漢昌 (Chris Yuen) 便獲 NOW TV 的邀請,暢談其精心構思的設計概念,細數樂園的好玩關鍵。
毗鄰采頤花園的東啟德公園彩虹樂園佔地只有七百平方米,共分為四個區:森林歷奇、叢林探索、旋轉綠地及健體園地,狹長的樹葉地形佈局有別於常見的遊樂場,更沒有組合式遊樂設施。
Chris認為,遊樂空間也需要引用設計思維,除了客觀環境的考慮,更要符合用家的需要;園內便以遊樂體驗為主軸,經細心規劃後,再挑選相關設施,以配合體驗、年齡組別至輪椅使用者的需要。



項目曾舉行社區參與環節以收集區內人士的意見,附近學校的小學生更為倉鼠圈而落力投票。樂園開放後,Chris目睹小朋友玩得樂而忘返,證明聆聽兒童聲音的確有助設計一個更好玩的遊樂空間。

在設計遊樂空間時,需要聆聽主要用家——小朋友的聲音。

旋轉吊椅是遊樂顧問的精心安排,既可善用空間,又為小朋友帶來新穎兼多變的遊樂體驗。

智樂獲公園項目的建設單位——房屋署委託為遊樂環境和健體空間的顧問,負責概念構思、設計策劃、設計檢視、安全審核、安全檢查及認證和社區參與策略。

每天放學後,附近學校的小學生便來彩虹樂園大玩特玩。

遊樂空間與其他建築或園境項目一樣,需要引用設計思維。